无论是资深理财专家,还是入门级菜鸟选手,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只有找准市场变化的脉搏,才能把握财富先机,成为理财路上的长胜将军。然而,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与经济形势的复杂令众多投资者深感不安,如今他们的每一次“下注”都显得格外谨慎。包括身边朋友在内的许多投资者都发出疑问:经济低位运行,是否还有投资热点值得去关注?如何因势利导梳理投资理财的方向?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及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著名主持人邱启明,以及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副总监李峰等与会专家学者不仅前瞻性地探讨了未来经济走向与投资机遇,更针对当前宏观环境下,家庭财富的运筹之道表达了各自独到的看法。经济下行并非没有投资机会家庭理财规划是成就财富未来的关键,但并非所有人都擅长理财,近期频繁的市场波动就让许多理财家庭措手不及。对此,屈宏斌向投资者家庭建议,对于理财,大家不仅仅是要了解股票与债券,还应该积累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这对家庭理财有很大的帮助。
“经济周期的变化会和家庭理财息息相关,在做个人理财方案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形势来作出判断。例如今年上半年经济一直在下行,但经济下行并非意味没有理财机会,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意味着通胀也在下行,货币政策相应地会从反通胀目标下的收紧政策逐步转向保增长的宽松政策,利率会降下来。这个过程中,在理财方面着重投资债券是会有收益的,很多固定收益也会非常好。随着经济在三四季度企稳回暖,政策在宽松但通胀仍然较低时,可以开始关注股票类的资产。”
李峰则提醒投资者,在制定个人理财方案时,应该更仔细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对自己的近期、远期需求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比如重点关注医疗需求、教育需求、退休养老需求、财富传承等需求。他表示,如果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就去盲目投资将面临较大风险。以组合性投资分散风险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家庭,在财富管理的态度、习惯和规划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很多家庭对自身风险承受度的认知和实际的资产配置并不匹配。
樊纲对此提出建议,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做企业要专注,但是做投资要注意分散风险,特别是现在市场比较动荡,组合性投资可以分散风险,否则都投在一个篮子里面容易出现问题。
邱启明透露,自己家庭资产分配是三个30%加一个10%,第一个30%太太负责,用股市搏中国的经济;第二个30%给理财经理,用科学的理财方法实现财富增值;另外30%存进银行。剩下10%追随着各位经济学家的投资方向。“三个30%,一个10%,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比较稳妥,邱启明说。
投资回报预期因时而异。近年来,中国家庭的财富积累增长迅速,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日趋发生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投资者追求高回报率的心态。对此,樊纲认为,世界经济近二十年来的金融泡沫基本破灭,开始进入调整,而中国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再次出现过热的状态,通过政策大举刺激经济的措施不会再有。在此形势下,大家要转换心态,调整对投资回报率的期望。要用适合当前经济环境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看待投资回报,要求银行仍旧提供像2007年一样高的回报率不现实。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