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交所国债市场小幅上扬,上周五上证国债指数收于150.55点,较上周末微涨了0.03点,全周共成交了12.54亿元。上交所企债市场小幅上扬,周五上证企债指数收于190.92点,较上周末上涨了0.28点,共成交95.97亿元。上周国债期货小幅下挫,主力合约9月品种收盘报96.650元,较上周下跌了0.490元。从市场情况看,本周市场资金面维持宽裕,交易所债市小幅上扬,银行间债市高位整理。
资金面上,上周市场资金面较为充裕,短期品种利率波动不大,银行间市场债券质押式回购7天品种利率小幅上行,全周在2.5%左右波动。具有标志性的1个月SHIBOR品种缓步回落,上周五为2.6710%。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900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850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后,净投放资金50亿元。市场人士表示,人民币若持续弱势可能导致贬值预期进一步加强,并加剧资本外流的压力,从而冲击资金面;不过央行应该已有后续应对举措,若流动性继续收紧,包括降准等政策将跟上。
基本面上,央行上周五(8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末,中国央行口径和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连续第二个月双双下滑,单月降幅均创史上最高纪录。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环境下,外汇占款下滑加剧,中国央行降准的预期升温。
政策面上,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表示,中国经济面临很大下行压力,如果市场上流动性收紧,不排除央行将降准以补充流动性。黄益平称,汇率改革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出现超过10%调整幅度的可能性不大。只要中国经济不出大问题,不会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从经济基本面的因素看,也不存在导致人民币长期、持续、大幅度贬值的因素。但黄益平也表示,下一步是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若市场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则人民币仍有可能进一步下行。
对债券而言,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表面上看,贬值不利于债券,因为可能引发资金外流和利率上升。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如果贬值是一次性的,后续人民币汇率企稳,信心恢复,资金不会出现明显外流,甚至可能增加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重新关注。从这个角度看,对债市是中长期利好的。因此,短期债市由于对汇率贬值的恐慌导致收益率上升,可能带来买入机会。债券牛市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可以延续,人民币汇率改革实际上是消除了债市未来面临的一个隐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