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近日发布的《中国保险业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方案》表示,将在2018年底前完成全行业保单登记管理平台搭建。据了解,这是监管部门首次提出建立全行业保险保单信息平台,对于保险业大数据收集、保险产品服务、理赔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保监会表示,此次《方案》的目的在于推动行业数据资源共享和整合。据介绍,接下来,将制定平台与保险公司系统对接方案,各保险公司同步完成相应系统的改造和数据的整合,然后,保险公司对有效历史保单进行整理和客户信息合并,导入到保险行业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完成历史数据初始化。
根据《方案》,保险业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将分为三期实施。2015年底前,完成一年及一年期以上个人人寿保险、年金保险保单信息和个人财产保险投资型保单信息的登记管理,基本完成专业中介机构和人员等监管信息登记;2016年底前,扩展保单数据收集范围,在一期保单数据登记的基础上,实现全部个人保单数据信息的收集;2018年底前,完成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信息登记管理,实现对全国保险中介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和分类监管等监管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之前,监管部门对于保险保单数据的收集采取月度、季度汇总的形式,《方案》实施后,将改为以日为单位,获取数据的方式由公司提供汇总数据转变为直接获取保单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监管部门开展全行业、多维度的统计分析预测,也有利于及时发现行业潜在风险,有效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保监会强调,对于在平台建设工作中配合不力的保险机构,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并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