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来自联储的“压力测试” 人民币怎么看
 

  近期人民币中间价多次下调主因在于“美元反弹+保持对一篮子货币稳定”

  5月以来,央行多次下调人民币中间价,今日更大幅下调225点至2011年3月以来低点。今年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的调整基本可以由前一日美元指数的变化解释,这是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的结果。而对于美元来说,尽管其长期“强不起来”的逻辑基础并没有动摇,但在经过了1季度以来的调整之后,由于市场对于联储加息预期已压至低点,同时欧央行、日本央行对于宽松的论调在增加,短期美元似乎有些“跌不动”的迹象。尤其是近日,联储态度更是出现较明显的“由鸽转鹰”的变化。联储6月加息概率大幅反弹,美元指数也相应出现回升,除人民币外,多数非美货币也承压。而在美元升值期间,保持对一篮子货币稳定,意味着央行调整中间价的幅度也可能会大于美元指数。

  短期汇率市场表现或并不乐观: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月初以来已扩大

  一般来说,美元升值期间,非美货币会有一定贬值压力。近期美元指数反弹的背景下,尽管央行已多次下调人民币中间价,相对中间价,人民币即期汇率仍一定程度往贬值方向靠拢。尤其是对比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通常来说,两者价差的缩小通常伴随恐慌性贬值预期下降,5月以来价差一度扩大意味着对于汇率预期的不稳定在增加。换句话说,短期内,美元指数若继续强势,人民币汇率市场表现可能并不乐观。

  但央行态度仍是重要筹码,对于人民币不必过度悲观

  去年811汇改后,对于汇率市场,央行一方面依据市场化定价原则,同时也遵循宏观审慎原则。而无论是前几轮主动贬值“压力测试”指向资金的流出压力大于流入压力,还是未来建立双/多边自贸区的需求,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都指向稳定汇率的必要性。换句话说,如果出现系统性风险,央行仍有必要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来维稳,因此,对于人民币不必过渡悲观。实际上,年初主动贬值“压力测试”结果表现不佳时(资金流出压力大于流入压力),央行曾一度引导中间价升值也印证了在央行引导汇率市场稳定的意愿较高。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