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现金分红好 还需算细账
 

  A股上市公司今年摇身变“土豪”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9日,A股市场上总计有147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分红方案,其中,有142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包括现金分红在内的分红方案,金额总计达6561亿元。来自主板的上市公司有708家;来自中小板的上市公司有421家;来自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有292家。

  A股市场目前总计有2837家上市公司,这一数字意味着五成上市公司拟向投资者派发现金红包。总计有275家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占公司去年净利润的比例超50%。其中44家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超公司去年的净利润。

  曾经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在2016年竟然华丽转身成为慷慨大方的“土豪”,不得不说,2015年8月证监会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不过,也有市场分析人士提醒,一些上市公司公布大比例分红预案后,曾经出现过股价上行和大股东减持同步的情形。事实上,近年来分红前大股东大规模减持,除权除息后股价大幅“贴权”的案例并不鲜见。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华谊兄弟和智云股份的走势。华谊兄弟在当年的10月10日除权之后,股价走势一改除权之前的强势,持续下跌了41%之多。智云股份则在当年8月21日股价创出新高后,从8月22日除权开始,便一跌不可收拾。这便是十分明显的“贴权”,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补跌”现象。

  因此,只看见现金分红好是不够的,还需仔细算账,研究清楚到底当下的高分红是不是大股东有减持的意愿。因此,在判断是否买入此类股票分吃蛋糕之前,有几个条件需要考虑。

  首先,要在高送转股除权前先按除权后的价值进行横向比较,具体分为投机价值比较和投资价值比较。其次,对于个股的股价定位要分析除权后的价格,如果仍然是高价股,要注意定位偏高的风险。第三,如果这个公司有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产业前景看好,富有成长性,则股价往往会填权;反之,则容易贴权。第四,有些老股票经过多次送转以后,不仅复权价高得惊人,而且今后缺乏继续大比例送转的能力,这样的高送转题材往往会成为主力出货的良机,投资者不宜参与。

  事实上,此刻也并不需要太为这一轮的高分红频频而高兴得太早。截止到4月中,A股行业分类中仅有金融业、采矿业、电力燃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少数行业股息率高于1.5%,绝大部分行业股息率均不足1%。这个收益率,远比不上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A股距离稳定分红的成熟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从监管层而言,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合理的分红方案,另一方面,也要从制度上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机制,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降低市场的波动性和投机性,从而打破“重融资、轻回报”的怪圈。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世华财讯 20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