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继续改善,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加码支持下,春节前到期资金借入难度大幅下降。从央行此前足额支持的表态来看,预计跨春节资金问题也不大。
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午盘下跌0.23个基点报1.9597%;7天利率下跌2.729个基点报2.2625%;14天利率上涨1.84个基点报2.9380%。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维持在4.30%。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隔夜Shibor报1.9970%,下跌1.20个基点;7天Shibor报2.3630%,下跌1.30个基点;14天Shibor报2.9000%,上涨5.70个基点;1个月Shibor报3.0570%,上涨3.8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3.0730%,上涨3.15个基点。
交易人士表示,预计跨春节的资金可能会紧一点,但应该不会出现前几天特别紧张的状况。
今日上午,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在2.25%,同时开展了36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为2.60%,共投放流动性4400亿元,创2013年2月5日以来新高。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190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其中周二有800亿元,周四有1100亿元。今日将实现单日净投放3600亿元。
财富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近期批量使用的货币工具期限多为短期,投放量或能补上资金缺口。但是,由外汇占款所导致的长期资金缺口必须由降准来对冲。此外,按照惯例,每年的一季度都是银行放贷高峰期,资金需求较大,由于央行暗示不降准对市场流动性预期的影响,加剧资金面的紧张。预计,降准的时间点在2月或3月初。
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万钊认为,央行近期没有降准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避免对汇率,尤其是离岸人民币汇率带来过多扰动,另一方面仅靠降准不利于管理宏观金融杠杆风险。
上周,在外汇占款大幅下降、年度缴税,以及离岸存准缴纳等因素的集中影响下,央行频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流动性管理,先后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国库现金定存等工具实现资金投放16025亿元,净投放13075亿元,同时还开展了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
据机构测算,既有投放资金还不能匹配春节前的流动性缺口,这使得春节前一段时间流动性仍存在趋紧的压力。并且截至去年底,金融机构超储率已降至1.7%左右,从往年情况看,这是中等偏低的水平,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安全边际不足,波动性上升。在春节前资金缺口冲击下,流动性易发波动。
市场人士指出,考虑到春节前流动性潜在波动风险,预计央行将保持近期货币政策操作的连续性,继续保持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力度,尤其是保证跨春节的中长期限流动性供给。总体看,尽管汇率维稳的压力制约准备金率政策运用空间,但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明确,通过其他多种工具和手段,有望保持货币市场基本稳定,春节前流动性已无系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