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8日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2016年1月中央银行外汇占款为242092.21亿元。这是该数据首次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公布。
根据此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外汇占款有两个统计口径,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和央行外汇占款。央行每个月会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公布“外汇买卖Position for Forex Purchase”(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公布“国外资产—外汇Foreign Exchange”(央行口径外汇占款)。
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由央行外汇占款和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合并组成。而只有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进行结售汇操作,实现外汇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才计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形成货币当局的外汇资产,这样才会影响基础货币,相对应的就是央行外汇占款。
2016年1月,央行首次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公布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如果该数据为此前公布的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则1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6445亿元,创历史第二大降幅,仅次于2015年12月7082亿元的降幅。
央行本次数据公布的变化也引起了相关分析师的疑惑,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央行1月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才能做出判断。
截至2016年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较2015年12月末减少994.69亿美元至32308.93亿美元,创2012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双双大幅下降通常意义上被看做是资本外流压力的体现。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买卖(外汇占款)余额为265858.52亿元,较11月减少6289.82亿元,仅次于2015年8月的7238.36亿元以及2015年9月创下的7612.78亿元的历史最大单月降幅。
2015年12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为24.85万亿元,环比下降7082亿元,创历史最大降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