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客服服务

个人金融

客户服务


可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目前,我国的楼市已呈现“再度降温”的态势,相比去年下半年,楼市仍未见“回暖”。为此颇为苦恼的开发商一度打出了“特价促销”乃至“本价卖房”的口号,从而吸引购房者的眼球。但同时房价的大幅下降,也令众多购房者产生了质疑,大幅降价后的楼盘是否会偷工减料、降低品质呢?

  业内专家表示,质量和品质是两个概念,质量由国家质检,一般收房时已通过验收;而部分房子的品质则可能有所降低,但很多原材料标准、技术细节等都会在购房合同书中规定,消费者应细读合同。

  降价主要降利润

  房价降和质量降之间不是必然的,相信开发商不会因为市场一时的收缩而放弃今后的利益,大多数开发商不会主观降低质量,国家的监管验收也都有,但不排除偶发的质量事件,此外也需注意开发商的资金链会影响到建筑公司,如果长期拖欠施工费,质量上难以保证。

  调控下房地产行业从高利润转变为合理利润,建筑原材料和人力成本都在上涨,降价了,开发商一般会控制管理成本、营销费用、活动经费等,精打细算把钱花在更合理的地方,房子的建筑质量是由施工单位来操作,必须通过国家验收,主体建筑质量不会变。

  即使开发商降价,建筑质量一般来说不会下降,国家有一系列的安全规范要求,质量一般是能够保证的。但当开发商需要压缩成本时,对于产品档次方面的很多细节都会进行改变。

  品质可能下调

  对于还没开卖的新项目,开发商可能修改整体的定位,如降低精装标准,比如进口电梯变成合资电梯,石材变涂料等方式;已开卖的项目更改余地很小,尤其是那些市场好时销售了的房子,质量更不能出问题,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降低外立面的材料、装饰或装修的标准,质量没有变,档次调低了。

  建筑质量一般不会下降,但是住宅的品质会下降,消费者很多时候也不容易发现。2008年降价的项目还没有听说房子的质量出现问题,项目降价可能会影响房子档次,而设计标准和质量是两个概念,降价会导致设计标准的变化,但是不会改变质量。

  购房者难监管质量

  以消费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对开发商的施工质量是很难进行有效监督的。工程的质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消费者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对于设计、施工方面的技术和标准等方面,必须由专业的监理机构来监督和验收,政府的相关部门也有检查。

  国家竣工验收的标准和消费者收房时的细致程度有差别,二者标准不一。社会上有协助业主验房的机构,政府不太可能实行新验收标准,因为行政成本太大,消费者个体很难监督开发商,可以依赖消协、行业协会认定的一些标准。

  政府目前的验房标准是最基础级别的标准,主要考虑的是消防安全,但执行新标准的成本太大,不太可能。收房时业主不满意的现象一直存在,只是现在房价降了,人们目光集中到这块上,购房者还是要调整心态,开发商要配合整改。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银率网www.bankrate.com.cn 2012-02-2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