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影视领域,广电总局可以说是绝对的老大,不过近些年来,这个老大就没有做过几件让消费者开心,让影视工作者舒心的事儿。广电总局总是管这管那,该管的不管,比如说国产影片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不管;不该管的偏管,比如说电影票的价格,这本是市场的事情,它却跑出来发话了。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除了某些特定情况之外,不管以任何方式售票,电影票的售价都不得低于影院挂牌价格的70%。
实际上,广电总局就是为了提升电影票价,伸出一只长长的手试图干涉市场,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典型做法,也是中国经济领域的特色。或许这样是为了提升票房数据,或者这样是为了增加院线收入,不过消费者的利益就根本没有被考虑进去,这次电影票限价通知不是自由市场行为,而是彻底的行政干预,让人感叹之余,唯有惋惜。其实,中国的电影票价已经相当高了,几乎媲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者还要高,看电影已经变成了一种并不轻松的娱乐消费。其实市场会自我进行调节,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折扣优惠,就是真实反映了电影票价高的离谱的情况,这点根本用不着广电总局去操心。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这个事实无法改变,那么消费者还是有办法应对的。
应对方法之一:不去影院看电影,直接租碟或者下载电影欣赏。当电影票涨到五六十一张的话,消费者若不是特别爱好的话,就真没有必要去影院看电影。即使买一张正版的电影碟片,价格也不过如此或更低,还可以长期保存,考虑到大部分家庭和个人都有电脑,基本上也可以欣赏到比较优质的电影。如果是盗版光碟,那就更便宜了。何况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下载电影也不难,因此想要看电影一点都不难,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去为广电总局的这个不合理规定买单。或许大家看电影少了,院线最先挺不住,最后还是只能降价。
应对方法之二:选择周二半价日和工作日的上午阳光场去影院看电影。有些消费者因为喜欢影院的气氛,或者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还是需要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话,就应该尽量选择周二半价日,或者工作日的上午阳光场去看,这个时候因为几乎没有什么人看电影,院线为了吸引顾客,票价应该是比较低的。只需要调整一下时间,就可以节省不少的看电影的钱,还是很划算的。当然,因为电影票还没有实名制,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也可以偶尔上网去淘淘票,购买别人转手的低价电影票。
过多的不合理管制,终究会给正常的市场经济带来太过的伤害。广电总局真应该好好考虑一下那些该管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盯着消费者的钱包,否则消费者一旦不买单,整个电影行业就会萧条一片。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