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基金

您所在的位置:
易方达总裁刘晓艳:人生芳华献给了公募事业
 

  南国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落地玻璃洒进来,温暖、柔和、纯净。

  一款蓝色的复古盘扣中国风上衣,坐在面前的刘晓艳,颇有一番禅意。

  自1999年末参与易方达筹建以来,刘晓艳将自己近20年的美好时光都奉献给了公司。2011年,她正式出任易方达总裁,数年来一直埋头实干,甚少接受公开采访。

  在被华尔街称为“男人的俱乐部”的基金行业中,刘晓艳却以娇小的身躯扛起了易方达,使之成为公募基金管理行业的翘楚,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非凡魅力。

  在中国公募基金业即将迎来20周年生日之际,刘晓艳接受了独家专访,畅言从业感悟,憧憬未来基金业发展大趋势。

  每天都在解决问题的路上

  “自1999年开始参与筹建易方达,一晃18年过去了。”作为行业中少有的坚守者,刘晓艳颇为感慨。

  回忆过往,刘晓艳依然历历在目。初入基金行业时,刘晓艳怀着一颗天真浪漫之心。

  参与筹建易方达之前,刘晓艳在广发证券工作。对于个人的成长,刘晓艳坦言,自己一开始的成长是不自觉的。2001年,易方达刚成立时只有3只基金,规模总计24亿元。

  “我当时还以为,好像只要有20多亿的规模,就可以过一辈子了。”刘晓艳笑道,自己当时没有想那么多,而是着眼于把眼前的事情做精、做好,没想到易方达会成长为现在这个样子,会有如今超过1.2万亿元的规模。

  在度过最初的萌芽状态,尤其是自2011年执掌易方达后,刘晓艳开始着眼于思考并规划、推动易方达的发展。刘晓艳说,她现在思考最多的是易方达未来3年是什么样子,未来5年、10年是什么样子。

  虽然不同阶段关注的着眼点不同,但刘晓艳一直保持着简单、纯粹的心态。工作中虽不时会遇到问题和矛盾,但她给人的感觉始终是阳光明媚。“当产生问题和矛盾的时候,不要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事情。没有问题和矛盾的产生,也就意味着没有变化和发展。如果站在产生矛盾的根源上思考,会理解矛盾,并相对容易解决。思考多了,对事情就会看得更清晰,再碰到问题,也就会有比较完整的思维方式去解答。这样我们也就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这种务实的态度,恰如易方达的公司理念——“执着于在长跑中胜出”,也像易方达成立之初的“科”字头基金产品,虽然曲折在所难免,但坚持独立思考、坚定信念,就能当好“长跑”选手。比如,易方达科翔自成立以来的16年中,复权后累计净值增长率达19倍,年化收益率近20%。

  增加投资者的获得感

  尘凡未脱漫言心。

  正是在不断的思考中,刘晓艳形成了对公司、对行业、对大资管以及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看法。

  很多人认为,相较于保险、信托、股权投资等其他投资类别而言,公募基金的发展貌似受到很多限制,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对此,刘晓艳的回答是,多元化的发展才能从不同角度服务社会。

  “其他类别资产管理人的发展并不会成为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刘晓艳说,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模式、方式、策略的管理人存在,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多元化环境恰恰是推动一个行业、一家公司长远发展的良好生态。

  当然,目前的公募基金行业还存在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基础市场波动性比较大,即便是基金产品能在大波动的环境下获得较高收益,但投资者其实往往是在低点卖出、高点买进,很难做到对基金产品的长期持有,这使投资者对投资公募基金的获得感较低。

  刘晓艳告诉同事,在给客户计算投入成本时,不仅要看投入了多少资金,还要考虑波动带来的焦虑感。

  “要思考如何减少波动性,从而解决获得感较低的问题。”刘晓艳说,“老是将问题归结于客户不能长期持有,这种认识不太对,因为波动性总是挑战人性的底线。”

  刘晓艳说,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一方面,行业、公司本身还有很大需要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还有赖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完善。近年来,监管层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为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相信未来投资者的获得感会越来越高。

  刘晓艳还表示,随着资管监管标准的统一,资管业务将真正回归本源,公募基金的发展空间巨大。现在公募基金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大发展才刚刚开始。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上海证券报
基金分红排行 时间范围:
基金名称 分红次数 分红金额(元/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