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银行间市场主要回购利率结束明显下行,资金面整体延续宽松,7天以内资金供给仍充足,跨春节长假期资金融出有限。
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午盘下跌3.47个基点报2.1000%;7天利率上涨1.97个基点报2.3185%;14天利率上涨19.17个基点报2.6686%。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维持在4.30%。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隔夜Shibor报2.1300%,下跌4.20个基点;7天Shibor报2.4740%,下跌7.1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3.3384%,上涨4.72个基点,显示市场对长期资金预期不佳。
交易人士称,资金面短松长紧,公开市场连续大额净回笼在预期之中;预计下周起跨春节的流动性压力会进一步显现,市场主要关注央行在跨节长期资金方面的投放情况,周四公开市场暂停14天逆回购影响不大。
央行周四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保持2.25%,并暂停14天期逆回购,28天期逆回购继续缺席。由于周四有1500亿逆回购到期,故单日净回笼1400亿元。连同之前两日净回笼2950亿元后,本周前三日净回笼资金达4350亿元。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本次央行暂停开展28天、14天逆回购,只是由于春节因素正常的提前暂停,同时叠加逆回购总规模减少、没必要开展多个品种的公开市场操作,既不是进一步“缩短放长”,也不是重新降低货币市场资金成本,不应过度解读。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认为,从市场流动性看,周四货币市场总体稳定,暂停长期逆回购主要起到对冲年底前财政大投放的作用,显示流动性总体平衡,春节前央行仍将以稳定资金供求为主。但长期来看,在“管好货币闸门”要求下,政策方向和政策利率目标对市场利率的引导惹人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