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A股市场上利好消息不断。国务院批准了1万亿地方债务置换计划,降低了银行系统的不良债务风险,央行也通过降低逆回购利率和续作MLF,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上证综指在此期间大涨10%突破3700点。恒生指数前期受美国加息资金外流影响,在月初大跌1000点,后期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和A股带动下开始了估值修复。
1、恒生AH溢价指数创新高
当前AH溢价指数在134左右,已经超过2011年9月129.55的高位,位于2009年之后的最高水平。通常认为5-10%左右的溢价是正常的,但是目前溢价过高,历史上AH溢价在130的时间都非常短,很快将得到修正;考虑目前A股正处于牛市估值不断提升中,H股的估值修复才刚刚开始。
2、香港市场价值低估
历史上看,恒生中国指数的股息回报率平均在3.25,隐含市盈率10.5倍市盈率;从目前的位置看,恒生中国指数2015年预测市盈率8.02倍被明显低估;随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地产软着陆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逐步解决,预计估值将向10-15倍重估,而股息回报率也将向中值回归。
3、美国加息预期的延后将减缓资金流出新兴市场
美联储FOMC在3月19日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声明,删除了对于加息有“耐心”的措辞,同时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速和利率的预期,体现出加息的进程与幅度可能低于市场预期,美元涨势暂缓,有利于资金回流新兴市场。
同时,新兴市场在经历了自1996年以来最大的资金流出以后,目前资金流出流入基本均衡;历史上一般这样大的流出以后必然伴随着资金大幅回流,这也将驱动市场走出独立行情,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最大的经济体以及香港作为目前国际资本自由进出的主要投资集散地,也将迎来不俗的市场表现。
4、中国宏观经济未来的改善将吸引海外资金配置中国概念资产
随着两会结束,预期国企改革细则即将出台,届时将掀起国企改革的高潮。目前国企改革,尤其是地方政府国企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地方债问题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财政部的1万亿地方债置换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全国目前11家)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缓冲,但是解决问题还需要从资产端出发,提高资产收益率。2013年数据显示,地方国企的净资产回报率仅3%,低于中央国企的8%;资产回报率仅1.2%,是央企的一半。地方国企迫切需要改革来提高资产运营效率,主要的方式市场化;包括市场化薪酬以及资产证券化,前者是通过对管理层激励来提高现有资产运作效率,后者是通过将体内资产市场化运营来提高资产回报率。
因此,虽然宏观面上CPI和PPI数据显示中国处在通缩的边缘,当前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并未消除,海外资金对于中国概念资产的配置还未进入实质性的重估(目前仍然是低配),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逐步释放,未来人民币将稳定并重回升值通道,也将吸引境外资金配置包括港股在内的中国概念资产。
5、内地流动性的注入将进一步提升香港市场估值水平
3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指引》,允许公募基金可以通过沪港通机制投资香港股票市场,而不需要具备QDII资格。这意味着,不论是新基金还是老基金,都可以通过港股通直接投资港股,便利境内资金投资香港的方式,有利于香港市场流动性的改善,低估严重的港股将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修复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