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关注2016投资预期变化
 

  我们认为2016年投资市场环境,从短期来看A股疲弱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制度缺陷和转型期中国经济遭遇的阵痛叠加的结果。从长期来看A股资本市场制度缺陷恐怕是主要根本原因。

  目前,市场不乏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上市公司,但因股价市值被高估值而难以获得资本青睐,最终形成“两多两难”的局面,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处于闲置资本投资者,无法有效地起到护持企业创新和推动实体经济转型的作用。经济转型和升级需要创新,但是创新主体应多元化,不能只依赖“国家队”,需更多发挥市场机制。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平台,这也是创新型企业的制度延伸保障。

  我们预期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三个重要变化:

  首先是发行制度改革,强调“进中求稳”,首先是要“进”。从中长期看,需要严格公司上市IPO的审核,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降低并购成本以吸引产业资本入市。伴随着供给侧改革提速,政府经济政策重心从宏观刺激需求转向微观优化供给,宏观调控政策会让位于微观产业政策。因此,对于投资研究而言,自上而下的宏观研究的重要性会降低,自下而上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更有价值。

  其次是随着信用市场资产荒蔓延,部分保险机构已逆势大规模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配置力度,A股历史上尚属首次。保险机构配置策略的变化代表长线资金投资取向的转变,并有望在机构投资者中形成示范效应和鲶鱼效应,造成优质权益资产稀缺性的进一步上升。

  第三是发行制度是关键,审批制度主观上希望维护市场发行秩序,实际客观上造成新股发行处于长期股指过高,形成供给二级市场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相对随着注册制推进,股市供求结构开始改变。但转变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地从量变到质变。投资者预期的变化将会提前影响市场估值体系,推动结构性牛市的展开。由此,优质权益资产的稀缺性价值,将在注册制改革进程中得到逐步的重新估值。

  那么2016年我们需关注变革中投资机会

  2016年A股市场将呈现系统性均衡和结构性分化的特点。上市公司整体盈利难有惊喜,但无风险利率稳中趋降,风险偏好稳中修复,由此市场整体会相对平稳,系统性机会和风险均不显著。与此同时,在改革创新双提速的宏观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加剧盈利分化,改革创新加速优胜劣汰,优质权益的稀缺性进一步上升。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那些锐意改革创新的优秀上市公司将会有望在2016年领跑市场,带领A股走出结构性牛市,值得期待投资机会。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雅源)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n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