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央妈四天逆回购5000亿元 11月降准预期可能落空
 

  央妈月末大撒币, 周一央行公开市场开展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单日净投放1900亿元,创1月21日以来最大单日净投放量。 自10月20日央行开展千亿规模的逆回购之后,已经连续第四个交易日的逆回购规模超过千亿,四天累计逆回购5000亿元,随着逆回购加码,11月降准可能性大幅下降。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

  25日逆回购2000亿

  本月20日,央行首次普降甘霖,投放1000亿逆回购,此后连续几日的逆回购规模都维持在千亿,10月21日1000亿,10月22日1000亿,10月25日2000亿,4天狂撒5000亿。此前9月末,人民银行连续多日以千亿元逆回购护航流动性,资金面因而平稳跨季。

  近日,在政府债券发行提速、税收缴款以及巨量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等因素交织之下,资金面和流动性对市场会产生何种影响,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央行连续开展较大力度的逆回购操作,意味着本月降准可能要落空。中信证券表示,如何看待央行操作:逆回购到期压力较大,但变数较小。央行10月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完全对冲到期量,中下旬扩大逆回购投放规模,预计11月初会有一定的资金回笼压力。不对央行流动性投放做假设、只考虑资金到期情况下,11月MLF到期余额为10000亿元,为年内最高值。此外,10月20日起央行展开1000亿元7天逆回购,从而呵护资金面平稳跨月。相应地,进入11月后逆回购到期会为流动性带来一定的压力。但市场基本已经形成预期,因此预计在资金面情绪方面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为何反而打消了四季度降准的预期,背后的原因值得探讨,国海证券分析师靳毅表示从资金面上来看,四季度不存在明显的资金缺口,是降准预期落空的直接原因。从基本面上来看,就业指标出现明显好转,或是央行降准预期落空的根本原因。为何三季度经济数据回落,就业形势却反而好转?关键在于出口的韧性。7月份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疫情全面爆发,出口订单回流至中国,从而吸纳了较多的就业人口。从疫情曲线上来看,11月越南疫情将有所缓和,但越南复工缓慢,对中国出口带来的利好,或持续至明年春节前后。因此展望四季度,中国出口继续保持韧性并带动就业市场向好,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拆放利率、回购利率保持平稳

  由于连续大额“放水”,资金面相对宽裕,10月2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Shibor继续下行6.2个基点,报1.61%。

  交易所回购利率也一路走低,上交所和深交所隔夜回购利率今日盘中继续向下。上交所GC001今日再度下跌2.6%,报1.87%,盘中最低触及1.7%。深交所R-001今日重挫11个BP,收盘报1.67%。此外银行间回购品种也全部下行,一日回购DR001下跌超过10%,截至下午4点,报1.69526%。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0日,10月LPR报价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85%;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65%。本月1年期LPR与5年期以上LPR的报价均与上月持平。

  中信证券认为,LPR连续18个月维持不变,改革降成本叠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将成支持小微企业的主力。在通过OMO+再贷款+SLF维持流动性总体平稳的同时,以再贷款为主的结构性政策或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宽货币预计将让位于宽信用。考虑当前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的预期还没有形成一致,后续的预期差可能继续带来长债利率上调风险,本轮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调整的位置可能在3.1%-3.2%。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叶麦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