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午后,金融板块猛攻,银行板块拉升,截至收盘板块上涨2.67%,助推今日大盘的“暴力”反弹。板块内42只个股,除了常熟银行下跌1.41%之外,其余41只全部收红。根据东方财富资金流统计,今日有14亿资金净流入银行板块。其中招商银行最有“吸金能力” ,一日净吸入5.46亿元,成交量也放大至56.9亿元。
板块今日吸金14亿
兰州银行今日一马当先,率先涨停,并且将此优势维持到了收盘。成都银行涨9.13%,招商银行涨7.93%,分列二到三名。此外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的涨幅超过5%,杭州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涨幅也都超过了4%。
截至收盘,A股规模最大银行ETF(512800)涨3.53%,成交额达到5.22亿元。 根据东方财富资金流统计,今日有14亿资金净流入银行板块。其中招商银行的“吸金能力”第一,一日净吸入5.46亿元,成交量也放大至56.9亿元。
3月以来,大盘受内外部因素干扰不断下挫,即使作为“定海神针”的银行板块也难幸免, 仅3月以来一度跌超8%。
从短期影响因素来看,2月社融总量和信贷数据不及预期,银行资产端承压,其中尤其反映居民购房需求的中长期贷款成为主要拖累,房地产行业对银行业务及资产质量的干扰加剧。山西证券银行分析师刘丽团队认为,后续需关注货币传导效果及信贷需求修复进程,长期仍需关注房地产宽松政策落地实施,以及货币、财政政策稳增长的效果。
此前在稳增长目标下,市场对宽信用的预期不断升温,如今随着市场形势变化和金融委再次表态“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市场预期进一步强化。
中银证券分析师林颖颖认为,虽然近期发布的2月社融信贷总量和结构均低于预期,但持续看好银行行情,稳增长和稳地产带动行情仍持续。需求较弱和效力未达无需悲观,经济有周期,政策有空间,在更低的位置有更大的向上的可能性和空间。
基本面良好
从基本面来看,银行业整体向好,趋势较为确定,不良也在重心下移。已公布业绩快报的23家银行,全部实现预喜,其中有20家的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达到两位数。苏州银行在目前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银行中,业绩表现最为亮眼。
1月11日晚间江苏银行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该行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637.71亿元,同比增长22.58%;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96.94亿元,同比增长30.72%,为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中净利润增速唯一超过三成的。
业绩高增的同时,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双降。 光大证券的研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江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在151亿元左右,环比减少2亿元左右,不良贷款率为1.08%,同比、环比分别下降24bp、4bp,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不良贷款率逐季改善态势明显。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12.19个百分点至307.7%,拨贷比环比提升约0.04百分点至3.34%,公司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归母净利润规模来看,招商银行归母净利润规模居首。2021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12.34亿元,同比增长14.03%;归母净利润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
3月10日,平安银行发布2021年首份银行年报,2021 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1693.8亿元,同比增长 10.3%,利润总额458.7亿元,同比增长24.8%,净利润则为 363.36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 25.6%。平安银行的利润增速创近八年来的最好纪录。 2021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度分别为58%、59.2%。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董国华表示,平安银行“新零售”的三大核心特征,即“以科技驱动”、“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及“线上线下融合”。在零售业务转型升级过程中,非常重视服务生态的搭建。在以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综合化银行相互衔接并有机融合的“五位一体”新模式引领下,通过不断强化科技引领,推动商业模式变革,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为持续突破发展注入新动能。
兴业证券分析师陈绍兴表示,目前银行业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当前稳增长政策积极落地,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预期的稳定。后续政策有望在总量稳、结构优的方向上进一步发力。继续积极看好稳增长背景下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行情。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认为,板块目前安全边际是比较高的,资产质量构筑银行股的安全边际。预计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未来几年都会处于稳健状态,会构筑银行股的安全边际。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叶麦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