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智库》2022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会”于3月18日晚间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出席并演讲。
李扬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决定宏观杠杆率走势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对债务增速的强力控制,而在于宏经济的恢复速度,只有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在“十四五”期间维持杠杆率的基本稳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显示,2021年的宏观杠杆率从2020年末的270.1%降至263.8%,全年下降了6.3个百分点,实现较大幅度去杠杆;名义GDP增长了12.8%,债务仅增长10%,接近于1991年以来的最低债务增速。
“M2和实体经济债务增长低于名义GDP增长,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李扬称。
分部门看,2021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保持不变,维持在62.2%的水平上,四个季度的增幅分别为-0.1、-0.1、0.1和0.1个百分点。居民杠杆率在全年的表现非常平稳,上半年稍有下降,下半年回升到2020年末的水平。而此前,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一直攀升,从2000年不到5%增长至此前的62.2%。
“此前住户部门杠杆率上升,主要是房地产贷款增长。但住户部门杠杆率在2021年持平甚至有所下降,表明住户部门预期转弱。”李扬称,“住户部门各类贷款增速均有不用程度下行,充分揭示了市场预期转弱的事实。”
企业部门方面,2021年杠杆率共下降了7.5个百分点,从2020年末的162.3%下降至154.8%,企业去杠杆的态势非常明显,下半年杠杆率的降幅超过了上半年。
“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和投资意愿下降,进而借款意愿下降,引致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李扬表示。
政府部门方面,2021年,政府部门杠杆率共上升了1.2个百分点,从2020年末的45.6%增长至46.8%。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下降了0.1个百分点,从2020年末的20.3%降至20.2%;地方政府杠杆率上升了1.3个百分点,从2020年末的25.3%增至26.6%。
李扬认为,去年财政支出增速低于收入增速,财政政策实际上是紧缩的。
金融部门方面,2021年,资产方统计的金融杠杆率下降了5.3个百分点,从2020年末的54.2%降至48.9%;负债方统计的金融杠杆率保持不变,维持在62.7%。金融部门杠杆率是从银行的角度统计金融机构间同业资产和负债的规模,主要考察的是金融行业内部的信贷链条。
“金融部门杠杆率下降,与信贷扩张速度下降的趋势一致。这既表明金融部门的风险略降,也显示货币政策偏紧。”李扬表示。
“从中国的债务和杠杆率看,2021年总的来说在下降,但下降并不是财务状况健康,而是因为实体经济不好。今年要想实现5.5%的增长,必须下点功夫,只能由政府增加支出、增加负债,因此今年宏观政策调控的思路就发生了变化,财政政策应当走到前台,货币政策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李扬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而解决供给侧的问题,货币政策效力较弱。”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杨志锦)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