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贵州:债务风险等级“红转橙”,加快推进国开行、农发行开展债务风险缓释工作
 

  据贵州人大网,近日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在贵阳举行,听取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上半年经济工作情况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的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回顾了贵州省上半年的各项工作,其中一方面是强化底线思维,各类风险有力防范化解。报告称,加快化解政府债务。严格执行《预算法》和《政府投资条例》规定,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上半年共偿还政府债务本息1126.5亿元(本金911.5亿元,利息215亿元),化解隐性债务336.74亿元,加快推进国开行、农发行开展短期限高成本非标产品债务风险缓释工作。债务风险等级实现“红转橙”。

  贵州省2021年预算报告显示,2020年,财政部下达该省的政府债务限额11658.3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6579.27亿元、专项债务限额5079.08亿元。当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10989.0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6208.41亿元、专项债务余额4780.61亿元,全省债务余额未超过本地区政府债务限额。不过贵州未公布隐性债务数据。

  据记者了解,2019年起各地建立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级评定制度,对各地隐性债务和法定限额内政府债务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并将债务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红、橙、黄、绿几个风险预警等级。贵州债务风险等级实现“红转橙”,意味着债务率下降。

  另据记者了解,在2019年下半年,诸多地方已有隐性债务置换的案例落地,形成了三类置换方式:贷款置换贷款及非标、信用债置换信用债、资管产品置换资管产品,最为常见的方式为贷款置换贷款、非标。通过贷款置换非标有助于降低利息负担。

  报告还称,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套路贷等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防范处置企业债券风险,未发生违约事件。

  贵州省2021年预算报告坦言,全省地方税收收入主要依靠烟、酒、煤炭等传统产业支撑,税源结构较为单一,新兴产业大多处于成长阶段,财源支撑基础薄弱;县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增大;部分市县政府债务负担较重,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市县未严格遵守财经法纪,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对于2021年的债务化解,预算报告提出以下策略:

  进一步健全规范举债融资的体制机制,严控新增债务,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

  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压紧压实各地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主体责任,依法依规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压缩开支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政府债务;

  积极争取中央部委和金融机构支持,助力全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强化专项债券监管,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平台”的立体管理模式,强化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专项债券使用效益,严防专项债券偿付风险等。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杨志锦)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