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人民币贬值压力骤减 未必是趋势逆转
 

  招商证券1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美经济基本面及其预期差距缩小以及欧元和日元升值,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骤减。但在风险情绪恢复后,避险需求对欧元和日元的支撑将明显减弱,同时仅凭1月数据判断美国经济前景全面恶化也太过草率,判断人民币汇率预期大逆转为时尚早。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在全球汇率月刊第1期报告中指出,首先,在美国经济数据不佳的情况下,中美经济基本面及其预期的差距缩小,无论从利差角度还是长期投资机会角度都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动改善和人民币企稳。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015年末的2.275下行至当前的1.7水平,而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016年以来基本平稳,从而使中美利差由0.6%迅速回升至1.2%,利差扩大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动的改善。

  其次,欧元、日元升值使得人民币面临的竞争性贬值压力骤减。德国、日本、中国均为全球重要的出口国,2014年以来欧元、日元大幅贬值、刺激本国出口,且中国与欧元区、日本的经济基本面方向和货币政策走向更为一致,均处于经济疲弱、货币政策宽松之中,这使得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得以凸显,然而人民币作为新兴市场货币,且过去主要采取类固定汇率制度,在转为浮动时面临着很大资本外流压力,因此从经济金融稳定的角度看,人民币不具备与日元、欧元竞相贬值的条件。此前日本央行的负利率点燃了全球多国负利率的预期,加剧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而此番日元、欧元升值化解了这样的压力。

  报告指出,如果我们相信避险需求更多出自恐慌情绪的非理性放大而非均为基本面因素的客观反映,那么在风险情绪恢复后,避险需求对欧元、日元的支撑将明显减弱;仅凭1月数据判断美国经济前景全面恶化也太过草率,判断人民币贬值压力大逆转为时尚早。

  2016年初,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下调带来人民币即期汇率由6.49快贬至6.59,随后随着中间价企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基本维持在6.56-6.58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兑美元维稳的意图;离岸在岸汇差在央行的干预和对离岸流动性的管理措施下大幅收窄,并在100-400BP水平波动。

  从对一篮子货币角度看,截至2月5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达到99.23,期间指数在99-101范围内波动,人民也基本实现了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但春节期间在美元指数中枢下移、日元、欧元因避险升值的局面之下,在岸人民币没有交易,离岸人民币汇率因美元弱势而由6.57大幅升值至6.509,离岸在岸汇差较前期倒挂,这也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春节后迎来“811”汇改以来第一个真正的升势,由6.571大幅升值767BP至6.4943,不过从WIND模拟的CFETS人民币指数达到99.18,显示兑一篮子货币仍然稳中偏弱。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