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供需关系逆转将成为债市主要矛盾
 

  市场主要矛盾由利率债供给压力转向资金回流的配置息资产未来越来越稀缺,缺乏资产支撑的理财收益率可能断崖式下跌,配置型机构的预期调整是未来市场最大机会。

  压制长端收益率下行的利率债供给因素仍然存在,但在资金回流配置压力加大情况下,已经不是主要矛盾。7月债券净供给规模略低于6月,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净增量5826亿占总净增量1.25万亿的近50%。政府债务置换带来的长端利率债供给压制因素仍然存在,后续仍将持续。不过,从托管数据来看,股市财富效应弱化、资金回流带来的配置压力更大:7月广义基金大幅增持债券4313亿元占托管净增量的三分之一强,全面扫货各类债券,尤其以政策性金融债和信用债等票息品种为主。供需关系在资金大举回流的背景下逆转,市场主要矛盾从供给压制转向需求过剩。

  票息资产供应相对稀缺将成为未来的新常态。从7月份的供给来看,虽然总供给量较高,但剔除以地方政府债为主的利率债品种,信用债的供给相对平稳,增量主要来源于以房地产债为主的公司债品种。而从房地产行业数据来看,地产新增投资仍然非常弱,地产债的供给大概率是替换过去高成本的非标和贷款融资,行业给全市场提供的收益水平实际是下降的;过去提供高票息回报的另一板块城投债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大幅缓解再融资压力的背景下,高成本发债动力显著下降,市场难以预期仍能规模性地从城投债板块上获取高额票息回报。剔除房地产和城投,7月份其余产业债的净供给是下降的,这种下降发生在发债融资成本相对贷款更具优势的背景下,结合银行中长期贷款也大幅下滑,透露的一个事实是疲弱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融资需求大幅萎缩,未来能够为市场供应的票息资产将越来越稀缺。实际上,从微观企业来看,融资需求下降也可见一斑:钢铁行业今年现金流在改善(基本已经不投资)、煤炭行业投资有一定惯性但也开始大幅下降、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高峰已过投资亦大幅下滑,总体上看过去的融资大户需求都在萎缩。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世华财讯 201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