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信用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去库存与去产能。作为全社会信用的最终抵押品,地产的估值稳定与否决定了全社会信用条件的最终结果。而作为信用债市场最主要的发债主体,过剩行业的产能去化和僵尸企业处置进程,决定了可能的信用事件演化和主体资质变化。去产能政策落地,在甄别风险的同时,也意味着过剩行业相关主体的安全边际渐渐清晰。考虑到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去产能的路径和复杂性,仍然建议优选中高等级国企,并关注兼并筹组,虽然需要当心可能发生的债务减记,但随着政策落地,过剩行业中部分主体也具备了参与的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