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 601398;HK: 1398)今天公布了2007年度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
季报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在第三季度延续了上半年迅猛的增长势头,盈利能力再度大幅攀升,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今年前9个月实现税后利润641亿元,比2006年全年多142亿,同比增长66.0%,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实现税后利润639亿元,比2006年全年多146亿,同比增长65.5%。远远超过其在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30.2%的复合增长率。
与此同时,工行的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持续双下降,不良贷款率由2006年底的3.79%下降至2007年三季度末的3.06%,拨备覆盖率则由70.56%上升至88.12%,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工行优异的业绩为股东创造了丰厚的回报。三季度末,按年度化计算,工行平均资产回报率上升35个基点达到1.06%,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升176个基点达到17.13%,均处于国内同业的领先水平。
市场认为,作为中国金融界“航母级”的龙头企业,工商银行在上市后第一年能有如此强劲的增长超过了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工行客户基础雄厚,分销渠道发达,金融产品丰富,中间业务发展平台和机制先进,经营转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快速成长的势头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工行的季报显示,信贷业务收入稳定、收益结构有效调整、负债成本控制良好、中间业务增长强劲是其前三季度利润大增的主要原因。
前三季度,工行境内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3487.2亿元,增长10.3%,主要投向了风险可控、效益良好的领域。其中,个人贷款增加1424亿元人民币,增长24.6%;小企业贷款增加631亿元人民币,增长44%。通过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拓展高收益贷款,工行贷款综合收益率不断提高,从2006年末的5.42%上升到2007年上半年5.81%,今年三季度进一步提升至5.88%。同时,工行积极完善资金交易平台和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改善投资结构,优化投资品种,使非重组类债券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从2006年末的2.84%升至今年三季度的3.34%,提高达50个基点。基于这些努力,该行的净利息收益率比去年末大幅提升了31个基点,达到2.7%。
在负债成本控制方面,工商银行通过主动管理负债,满足客户资产管理的要求,分流了大量定期存款到理财业务,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三季度末,活期存款增加3397亿元人民币,增长10.7%。活期存款占各项存款比重达52%,使得存款付息率在存款基准利率连续上调的环境下基本保持稳定,存款成本控制良好。
中间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工行利润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前三季度工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到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7%,比2003至2006年复合增长率42.7%高出62个百分点,呈加速增长态势。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达到13.3%,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
其中,理财与存款业务协调互动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前三季度工行理财业务总量比去年全年增长89%,各类理财产品销售额达8146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理财产品销售722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全年增长86%,对个人存款替代作用十分明显。电子银行实现交易额73.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全年增长62.8%,电子银行业务占全部业务的比重比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至35.1%,电子渠道产品分销和业务分流功能日益增强。托管资产总净值达12401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7767亿元人民币,增长168%,收入年度化增长率则高达371%。投资银行收入年度化增长率也达到71%。
今年三季度末,工行总资产达85977亿元人民币(折合11447 亿美元),比年初增长14.5%;目前总市值为25595亿元人民币(折合3438亿美元),成为全球金融业最大市值金融企业。
注:根据资本市场惯例,中国工商银行前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国际相关服务准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Related Services)第4400号,对有关报告执行了商定程序。
|